外面天阴着还有风更冷,一出门文墨就控制不住地打了个哆嗦。
“姑姑。”
文玉华拎了个小包袱坐在堂屋门口,她来了有一会了,早等急了,一看见文墨出来立马张嘴喊了一句。
“小妹,起来了,大哥都来了好一会了,今儿天冷的很,要不改日再去镇上吧?”
文韬见小妹穿了厚袄子出来,脸色又苍白的很,担心的开口说道。
文墨也有些退缩,可看大哥还是穿的昨日的那身衣裳,就连玉华也只多加了一件外衫,怎么就她觉得那么冷吗?
脑袋也晕乎乎的,难受的紧,万一路上坚持不住难道真让大哥背着自己不成,可今儿若是不去,她娘恐怕以后更不让她出门了,才这会她身体就有些吃不消,越往后可越是冷呢!
使劲吸了几下鼻子才对着文韬说:“没事儿,大哥,走走身上就暖和起来了,你们吃饭过饭了吗?”
“姑姑,我和爹吃过饭才来的,奶到地里看油菜去了给你留了饭菜在锅里温着,你赶紧吃几口咱们就走吧,天阴着不知道有没有雨呢!”
文玉华有些焦躁的抢在她爹前头开口,天阴的很说不准哪会就会下雨,姑姑还磨磨蹭蹭的,她都急死了。
“哎,好。”文墨也怕下雨了,应了一声往灶房走去。
在小锅里舀了热水洗了脸,文墨打开大锅,见里面是地瓜粥和玉米饼子,还有一小碟腌咸菜,她不太舒服,没什么胃口,只盛了一碗地瓜粥就着咸菜吃了几口就放下了碗,喝了点粥身上也有了点热乎气好受了不少,又回到自个的屋里,往脸上手上擦了点护肤的油膏,快速的把最近绣的帕子荷包包了一个小包袱往身上一跨就出了门。
“大哥,玉华,我好了,咱们走吧。”
文韬应了一声走到门口把放在那儿的背篓背上,转头问文墨:“小妹,大门咋办?娘还没回来要锁上吗?”
“不用,油菜地离家不远,站在地里也能看清家门呢,我关一下就成,不打紧的。”
文墨抬头往菜地里看了看,能看见薛氏一个模模糊糊的身影,想着她要不太久就会回家,不打算锁门了,村里人大都淳朴,偷鸡摸狗的很少。
“成,那就走吧,走不动了就跟大哥说,哥背着你,玉华也跟上了。”
文韬说完率先走在了前头,走的是条偏僻的小路,不用经过村子里,离去镇上的大路还更近些。
“哎!”
“知道了,爹。”
文墨和文玉华各自应了一声,垮了步子并排跟在文韬身后行着。
文墨到底是高看了自个现在的身子,才刚出了村子不远,估摸着连两刻钟都不到,她已经满身大汗,两条腿直打摆子感觉都不是自己的了,这会子倒是不冷了,可累的很哪,脸上红彤彤嘴却苍白的很,看着就不正常。
文玉华走了一会也觉得有些累,抬头见他爹背着篓子跨着大步在前头走的飞快,张了张嘴想说休息一会没说出口,姑姑身子弱都没喊累呢,她怎么能先喊。
转脸看一眼文墨,却见她满脸通红,额头上也全是汗,脚下步子都有些发虚了还紧咬着苍白的嘴唇往前走,唬了一跳马上朝她爹大喊起来。
“爹,爹,你走慢点,你看姑姑是咋了?”
文韬听见闺女的喊声停了脚步转身往回看,见妹子脸色不正常,几步跨到文墨跟前扶住她焦急的问:“小妹,咋了?是累了还是又难受了?”
“大哥,我没事,就是累了,休息一下就好,还有多远才到啊。”
文墨就着大哥的手稳住身子,深呼吸了几口气才说话,她真的是坚持不住了,两条腿又酸又疼软的跟面条似的,抬都抬不起来。
“这才走了一半路呢,要不别歇了,大哥背着你,天不好再下雨了更麻烦。”
文墨看着天,可不是黑的厉害说不准真的会下雨。
“大哥背着我还要走那么远的路,能吃的消吗?”文墨有些不好意思,玉华比她还小两岁呢,也没见她喊累。
文韬把背篓拿下来递给玉华说:“你也太小瞧你大哥了,二百斤粮食都背的动还能背不起自个的妹子?”
“那背篓咋办?里头装了啥重不重?玉华能背的动吗?她比我还小呢!”
文墨瞧着玉华把背篓背到了自己的背上,怕她人小背不动,再累坏了。
“姑姑,我能背的动,里头就一只兔子和装粮食的空袋子,别的没啥,轻巧着呢。”
文玉华本来正气姑姑拖后腿,还要她爹受累背着她,咋一听见姑姑这么关心她,有些不好意思的摆着手说:“姑姑快些上去,咱们走吧,下了可没地儿躲雨去。”
文墨没再说话,乖乖的趴在了大哥的背上,心里在想,回来卖了绣活不管钱多钱少,都得寻个车坐回来,应该有拉客的牛车、驴车之类的吧?不能还让大哥这么背着她受累。
有大哥背着走,文墨觉得后面这段路都短了很多,没过多久就看见一个高高的木头牌架,架子上挂着一块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