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>
他如此说不过是抱怨一下而已。
他这影片监制却没在剧组呆几天。
影片杀青,不见他的踪影。
影片后期制作,也很少见他的踪影。
他这监制忒不负责了。
张榆担任影片监制,可是有钱拿的。
“橙子传媒气势汹汹而来,我这不是有些慌了么?”
宁远被张榆看得有些尴尬,随即说道。
张榆若是整天呆在剧组,恐怕也不是他这个导演愿意看到的。
提档,冲谁而来,宁远又不傻,怎么可能猜不到。
张榆随王梅跳巢,随后又把白凌飞逼得怂了,显然是彻底被橙子传媒惦记上了。
面对这样一部大片的狙击,若是不担心,那显然是假的。
“有什么可慌的?”张榆撇嘴说道,“两部电影,类型不同,冲突不大。何况,提档,显然是对国庆档没把握,又觉得暑期档有机可乘。针对我们这部电影,不过是顺带而已。”
“你觉得我有那么大的面子,让橙子传媒不惜提档自己的年度大片狙击?”张榆接着说道,“网上那些传闻,不过是一种宣传手段。不是他们的宣传手段。”
不是他们的?
那就是我们自己的了。
宁远先是一愣,随即明白了过来。
他毕竟在圈内混了这么多年,虽然上映的影片没两部,但没吃过猪肉,还没见过猪走路?
只是一部小成本影片,那么就注定其宣传费用不会太多。
可就不一样。
那是妥妥的大片,这类影片,别的不好说,但宣传上绝对会投入很大。
两部影片绑在一起,谁吃亏?
提档,恐怕更多的是市场因素的考虑。
针对张榆?
或许如张榆自己所说,他还没那么大的面子。
至于为何会撞上?
暑期档虽然长,但竞争可不低。
乃提档,显然赶不上暑期档前半段。
而且前半段竞争尤为激烈。
何况,提档也不是那么容易。
想提就提?
先说宣传什么的是否跟得上,能否审批下来都是一个问题。
而暑期档后半段,八月九号恰逢周末。
八月二号呢?
前面上映的大片热度还没消散,且也有一部不错的影片上映。
从国庆档提档,显然是对影片没太大自信。
自然选择跟一部没什么威胁的影片一起上映。
而那部影片,还是张十三这个“叛徒”编剧投资的。
那就顺便压一压他了。
至于网上“橙子传媒提档针对张十三投资编剧的”,那压根儿就是万盛集团宣发部门的手笔。
一部大片,宣传费用投入惊人。
一部下成本影片,宣传费用有限。
如今,两部影片被联系在了一起,谁吃亏谁占便宜,这不是一目了然的么?
还没怎么大力宣传,如今不说家喻户晓,可知名度却已经很惊人了。
比那砸了无数宣传费的也差不了多少。
制造话题,绑定宣传,效果似乎不错。
用一句俗语,那就是:碰瓷儿!
有没有针对,这还真不好说。毕竟,今年暑期档后半段的确出现了大片真空的状态。
不然,这么一部小成本影片,这么可能会拿到那么高的排片。
即便如今被冲击,却也拿了百分之十五的排片。
不过,碰瓷儿宣传,却是不争的事实。
不管你针没针对,我需要你针对,那么你就针对了。
“你也不怕碰个头破血流?”宁远笑着说道。
怕么?
怕个屁。
两部影片如今联系在一起,自然少不了拿来对比。
类型不同,如何对比?
那自然是比口碑了。
至于票房?
一个亿票房都回本了,你一个亿的票房能把底裤都赔进去。
至于口碑,宁远对此还是很有自信的。
为何提档?
显然是对这部影片面对国庆档其他影片没有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