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书包

359:那不是人死后去的地方吗?

+A -A

夫一天比一天见好,眼瞅着就要能离了拐杖试着迈步行走的时候,知草堂发生了一件大事。”



    “腊月二十九那天,知草堂来了几个荷枪实弹的花国鬼,野蛮的抄去了大药房的所有龙骨丹,并限令在三天内交出熬制龙骨丹的祖传秘方。”



    “老先生预感知草堂将有一场劫难。他怕连累刘嫂夫妇遭到不测,便让他们连夜离开了知草堂。临走时,老先生把一贴龙骨丹给了刘嫂。他说,这是知草堂剩下的唯一一贴龙骨丹,让她到一个月头上给他丈夫换上。”



    “刘嫂搀着丈夫离开知草堂,到临来时下车的那个城门外等车。他们恍惚记得,那天来时从这里下车好像是上午。”



    “但不知这趟车返回时会是啥时辰从这里通过。还有一点是让他们最为担心的,今天是腊月二十九,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。也不知这趟车还会不会通……”



    “刘嫂夫妇就如同坐着没底的船,忐忑不安的等着,候着。”



    “身后的万家灯火,早已熄灭。”



    “只剩下满天星斗,陪着他们熬夜。城里值夜的更夫,已敲梆报过三更,可车也没过来。直到后半夜三星偏西,还仍没见着车的踪影。”



    “就在刘嫂夫妇几乎快要失去信心,频临绝望的时候,忽然听到了一声汽车喇叭声。”



    “临来时坐的那辆破旧老式客车,已经停在了他们跟前。”



    “刘嫂赶忙掺着丈夫上了车,悬了一夜的心总算落了地。可等卖票的过来,刘嫂一掏口袋,不由得暗暗叫起苦来。心说坏了,又没有银元买票。她只好硬着头皮,满怀歉意的说:真不好意思,又没有银元打票。我们……”



    “刘嫂想好好解释一下,恳求卖票的高抬贵手,千万别把他们撵下车。可卖票的不等她把话说下去,便摆手拦了话头说:没关系,既然你们是‘知草堂’老先生的朋友,不必买票。告诉我你们到哪站下车就行了。”



    “谢天谢地,刘嫂激动的差点给卖票的跪下。连忙告诉卖票的,说他们到子虚县西环路五岔道口下车。可卖票的却说,这趟客车停靠的站点,只论年代,不分地点。”



    “刘嫂一下被搞懵了:只论年代,不分地点,这是什么车呀?”



    “见刘嫂满脸疑惑,一副懵懵懂懂的样子。卖票的只好跟她耐心解释说,这是一趟由二十世纪发往二十一世纪的时空客车。现在停的这个站点是公元1933年,也就是民国二十二年。往下1934——2100年,每一年一个站点。”



    “听卖票的这么一说,刘嫂终于恍然大悟。心说,难怪这里的人,都长袍短褂一副老辈子的穿着打扮。还有j花国鬼……”



    “原来,她和丈夫是到了民国年间。”



    “见刘嫂直眉楞眼的回不过神来。她丈夫赶忙告诉卖票的,说他们到2010年下车。”



    “卖票的知道了他们下车的站点后,便喊司机开车。等车一启动,刘嫂夫妇不由觉得一阵眩晕,便同时倒在车座上,失去了知觉。”



    “等刘嫂夫妇被卖票的叫醒下车后,他们发现已经回到了县城西环的五岔道口。”



    “刘嫂看着站在身旁的丈夫,不由长长地出了一口气。心说真是菩萨保佑,瘫痪了半年之久的丈夫,终于站起来了。阿弥陀佛……”



    “可就她心里默念阿弥陀佛,暗自祈祷的时候,就觉猛地被撞击了一下,把她抛到了空中……随后,她就见自己的身体“啪”的一下摔落到马路上。这时,就见一辆小轿车,停了一下,随后便绕过她的身体,一溜烟逃跑了。”



    “刘嫂想去追那辆车,可这时却见丈夫横躺在马路上,头上正咕嘟的往外冒血。她一下想起老先生给的那贴龙骨丹,就装在她的衣兜里。她便赶紧飘到自己的身体旁,把手伸进衣兜里去掏。她想只要把那贴龙骨丹给丈夫贴上,丈夫就没事了。可不知为啥,她的手却软绵绵的,咋也捏不住那贴膏药。”



    “这时的天,快要亮了。她盼着有人过来帮她一把。可盼了半天,一个人也没盼来。她这才想起,今天是大年三十。人们都在家里忙着过年,谁会到这里来呀。就在她感到绝望的时候,一个人骑着摩托过来了。她终于见到了救星,便赶忙飘过去求救。”



    “可骑摩托的人却对她视而不见。倒是对躺在地上的丈夫和她的身体瞥了一眼。可也就是只瞥了一眼,便跟见着鬼似的,被吓得落荒而逃……后来又过来一辆车,可司机对她的呼救没有一点反应,不但没有停下,反而加大油门,一溜烟跑了。”



    “就在刘嫂站在马路上拼命呼救的时候,她丈夫醒了过来,一点一点的爬到了刘嫂的身体旁,把手伸进她身体的衣兜,掏出那贴膏药,贴到了她那冒着鲜血的后脑勺上。”



    “这时候,开过来一辆破旧的老式客车。”


【1】【2】【3】【4】
如果您喜欢【我的书包】,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
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