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书包

第一百零一章 勤王成了恩科

+A -A

兵秘密返回黄河北岸,堵截金狗掠二帝北上!”

    完颜吴乞买可是在上京,金国上京在后世黑龙江,距离汴梁几千里之遥。

    快马传讯一个来回也要一个多月。

    在加上北方的金国未必铁板一块,也会有权衡,争论,两个月汴京也未必可以达成和谈。

    “二郎,确定这场和谈会是扯皮,不仅宋金之间会扯皮,金国两路军也会扯皮,还扯到需要金太宗和金国朝廷调节裁定的地步?没两个月根本下不来?”

    去岁汴京被围,勤王大军什么都没有得到,大量的义军厢军连回去的路费都没有,沦为贼寇。

    如今二度勤王。

    都是向死而生,不计个人得失的忠直义士。

    在场没有一个人,包括李敬在内,会想到会在汴京城下受如此厚赏。

    关胜面色严肃的问,李敬苦笑着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“两个月啊!”

    宗泽头疼,伤脑筋。

    宗泽更是万万没想到,连他儿子宗颖没有什么战功。

    也荫升房州通判,协助他编练兵马。

    密州,潍州,淄州,几个出兵勤王的州,升格为府。

    齐州没有升格,杜知州更荣升三司四品的盐桉使,济南府知府陈卓任职三司户部运转使。

    益都府府衙迁到淄州,赵明诚知益都府成了知府,李清照更是得到四品诰命夫人的称谓。

    此番封赏,亘古未有。

    一直从下午念到晚上,城墙上垂下的吊篮不停的升降。

    落下来好多大宋地方官眼红的发指的东西。

    圣旨,官服,印信,应有尽有。

    在场将领刚刚受到了皇帝丰厚封赏,转眼就听说金狗不顾信誉,要掳掠二帝,一个个义愤填膺。

    宗泽也觉得麻烦了,就算是勤王兵撤到路上休整,也找不到这么多粮食来消耗。

    勤王军一直靠着缴获金狗劫掠百姓的粮食牛羊,战死的马匹度日,如今多了张伯奋部一起吃喝,勤王军能在汴梁城外消耗二十天就不错了。

    真要是假装撤军,在附近伺机等待。

    饿都饿死了。

    自己这个兵部尚书根本无法从附近筹集粮食。

    金狗不一样,汴梁有的是粮食,他们还可以劫掠城内百姓。

    天知道这群畜生饿极了会不会吃人肉。

    “宗泽,李敬可在?”

    这场封赏涉及人数众多,营以上指挥使都有圣旨嘉奖,最后赵恒还对本该宗泽嘉奖的有功士卒点名表扬,一直从下午忙到天黑。

    冬日本来日头就短,眼看夜幕降落,北门城头迎面的北风呼啸,宋钦宗赵桓一点也不舍得离开。

    城下的勤王军,就是他的救命稻草。

    眼睁睁看着金狗逼迫他放手,纵然他有千般不舍,仍然无力回天。

    “臣在!”

    “明日,你们就分两路开拔吧!”

    “微臣舍不得离开官家,可否让微臣多驻留几日!”

    宗泽有些搞不懂身边这个小子。

    初见时候乖巧,熟悉了就另外一番面目。

    怼人时候,那么让人生气,如今见了官家,讨巧卖乖的简直就是一个奸佞。

    舍不得这种话都当着几万将士说的出口。

    偏偏官家吃他这样一套,他甚至能看见赵桓在城头的火光边抹眼泪。

    不是说赶去就职,然后秘密返回黄河北岸,然后分段阻击金狗掳掠我大宋君臣吗?

    时间已经够紧迫了。

    还居然想在城下逗留。

    “李敬,你放心,你我君臣肯定不久后可以相见,此番跟金人缔结和约成功,朕把汝跟汝姑父,姑姑一起调到京城,为朕效力!”

    偏偏宋钦宗赵桓好像喜欢李敬这样的言辞。

    “微臣当为官家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!”

    “对了,听闻你在家中排行老二,兄长可在军中?”

    “河北西路已成金人南下通道,金狗沿途劫掠,黎民涂炭,宗大人劝说河北难民前往齐州安居,我大哥李敏怕百姓大量涌入发生粮荒,带船南下采买粮食去了!”

    “好,好,好,好一个忠心报国的李家,帮朕书写旨意,李敏采买粮食归来,赐进士出身,荫升七品书吏,任职三司铁桉!”

    卧槽,李敬都惊了。

    宋徽宗重视太学,搞乱了科举,这大宋的荫官也太好当了。

    自己就跟宋钦宗赵桓隔着城墙聊了几句。

    哥哥就相当于考了一个进士。

    “微臣替兄长谢官家厚爱,愿意替兄长粉身碎骨,督促兄长时时省身,为官家尽心做事!”

    赵桓也草草看过了记功名册,李敬这小子了不得,每战都是首功。

    回来报信的郑怀还说,宗泽所部的功劳,书记极为严谨。

    甚至骑哨绞杀的功劳,都是宗泽用军中缴获赏赐,大部分都没有记录在呈上


【1】【2】【3】【4】【5】【6】【7】【8】
如果您喜欢【我的书包】,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
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