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书包

第327章 冬节祭天大典!中兴剑,赐功臣,天罡名臣录!

+A -A

    “......”

    刘辨从一旁拿起中兴宝剑,展示给满朝文武,朗声道:“此剑唤作中兴剑,与朝廷的年号一样,寓意大汉中兴,希望尔等皆能以此为使命,为大汉中兴而奋斗终身。”

    要知道,张辽可是第一个投靠他的历史名将,而且在讨董之战期间,屡建奇功,尤其是京师仓一战,更是直接让董卓下定退兵长安的决心。

    “快去啊,文远!”

    “为臣妾的身子考虑?”

    刘辨哂笑,丝毫没把王宣当回事:“他懂个屁!王宣在皇宫已有二十余年,如果他当真擅长此道,又岂会有那么多皇子早夭?”

    “朕如此......”

    满殿文武齐齐鼓掌喝彩。

    “南阳今年的发展,尔等与朕,有目共睹,不仅大获丰收,而且连战连捷,尤其是孟德,两战两捷,兵力扩充了近四倍,当真是可喜可贺啊。”

    唐姬依偎得更紧:“陛下~~~”

    似乎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,率先获得恩赏的,不是今年表现最突出的曹操,而是他这个方才二十一的戍边小将。

    刘辨极其诚恳地道:“是为皇后、皇子的健康考虑,更是在为朕的身体考虑,父皇年仅三十四岁,便驾崩了,便是遭此祸害,想来皇后不愿朕,重蹈覆辙吧?”

    刘辨的目光从殿中曹操、张辽等人身上扫过,脸上遮掩不住的喜悦,满朝文武同样喜笑颜开,这是他们难得一次,面见皇帝陛下的机会。

    满殿文武的目光,齐刷刷聚焦在张辽身上。

    如此理由,唐姬自然信服。

    文德殿。

    刘辨则是继续道:“其实,万事万物皆有其生长规律,草木如此,动物如此,人类亦然,只有到了最佳的生育年龄,才能诞下最健康的子嗣。”

    “文远!”

    刘辨从军事、内政、朝廷官员等多个方面,回顾了今年以来的成果,满殿文武尽皆功臣,一个个与有荣焉。

    “众位爱卿,今日应该是朕自正位回宫以来,满朝文武聚得最齐的一次,孟德、文远,还有仲德、公台,全都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皇帝行宫。

    众朝臣齐声山呼:“吾皇万岁,大汉中兴!”

    “此外,还有......”

    刘辨端坐上首,其下一干文武,分坐两旁。

    刘辨将中兴剑递给张辽:“文远,接剑!”

    “今,赐其中兴宝剑一柄,望其再接再厉,不负皇恩。”

    荀或应声承诺,旋即起身到台前,面对满朝文武。

    刘辨倒也懒得再废话,朗声言道:“考虑到今年的丰硕成果,朕与文若、子敬等人商议,决定给予今年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官员,一定的奖励,以资鼓励。”

    一旁的谋士陈宫拽了拽他的衣裳,提醒道:“还愣着干什么,陛下给赐给你中兴宝剑,还不赶紧上去?”

    “哦!”

    旋即。

    *****

    唐姬颔首点头:“恩,臣妾不该如此,还望陛下见谅。”

    雄鸡报晓,朝霞满天。

    约莫花了两个时辰,整个祭天大典仪式方才走完,待刘辨率领文武百官返回到皇宫时,已经是晌午过后的未时。

    “过早、过晚,皆易早夭,此有违人道,纵观天下生儿育女之例,女子在二十岁以后,生出的孩子成活率最高。”

    他从一旁拿起一卷帛书,展开浏览,朗声言道:“武力既弘,计略周备,质忠性一,守执节义,每临战攻,常为督率,奋强突固,无坚不陷。”

    刘辨摆手示意安静,给荀或打个眼色:“文若,便由你来宣读吧。”

    刘辨摆手示意他上前,目光中充满了对张辽的肯定。

    张辽这才反应过来,急忙起身,绕过长安,趋步上前:“末将张辽,必为朝廷、为陛下,效死命!”

    “这倒也是。”

    次日清晨。

    但见张辽,双目圆睁,满是惊诧。

    刘辨安抚道:“你放心,这是朕的家事,朕绝不会屈服于他们,朕要为皇后的身体着想,他们的意见充其量只是参考。”

应。”

    刘辨澹笑:“朕也有错,一心忙于政务,未能与皇后早些敞开心扉,你放心吧,这世上没有哪个女人能与你相提并论,你是朕唯一的皇后。”

    “张辽以弱冠之龄,奉令统御师旅,戍守河洛,屯田安民,以防董卓,有勇有谋,得令朕高枕无忧矣。”

    南阳宛城张灯结彩,喜气洋洋。

    “彩!”

    刘辨按照祭天大典流程,身穿冕服,头戴冕冠,带着文武百官,从宛城开始游行,至伏牛山祭台处,正式开始祭天。

    张辽单膝跪地,双手接过宝剑:“谢陛下赐剑,末将张辽,必为朝廷征战沙

    唐姬疑惑不解,试探性问:“王太医说臣妾的身体很好啊。”

    “可是......”

    呼啦!


【1】【2】【3】【4】
如果您喜欢【我的书包】,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
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