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书包

第290章 骑兵大比武!三国神箭手齐聚于此!

+A -A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“可以。”

    “从青州东来郡,一路杀到南阳,你丫快横穿半个大汉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回不缺骑兵主将了。”

    刘辨不由好奇:“哪两个?”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“没错!”

    上面赫然是黄忠的履历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刘辨等人则是快马加鞭,直奔马场,准备参加骑术大比武的决赛。

    “黄忠原本就是南阳人,这还能理解,没想到太史慈也过来了?”

    刘辨接过信笺,展开浏览。

    “此人......”

    “三国箭神快要集齐了,辩爷这回赚大发了。”

    荀或肯定地点点头,转身回到桉旁,取来信笺,转呈皇帝:“陛下,这是奉孝送过来的,难以想象,南阳还隐藏着这样一员悍将。”

    其十八岁在南阳展露头角,随军诛杀大盗;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三十岁时,鲜卑寇三边,黄忠随军作战。

    刘辨深吸口气,又缓缓呼出:“等朕从马场回来,你去皇宫,朕必为你解答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!起飞的节奏!”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荀或深吸口气,沉吟片刻,方才给出评价:“此人年纪虽然大了,但箭术丝毫不输小辈,最为关键的是,他深谙兵法,行事沉稳,可为统帅之才。”

    嘶—!

    “南阳汉庭的影响力,实在是太牛逼了!”

    刘辨接过名册,眼珠子上下一翻滚,顿时惊诧不已。

只有做出成绩,才能证明自己,朕素来赏罚分明,你做出成绩,朕必然会赏!”

    孙策还自罢了,毕竟有孙坚这条线。

    荀或恩的一声点点头:“没错!微臣以为,如果不是因为孩子的拖累,凭黄忠的本事,以及这些年立下的战功,绝不会输于孙坚。”

    “......”

    “既如此,朕便先走了。”

    太史通大喜:“多谢陛下。”

    刘辨皱了皱眉,不由好奇:“后面呢?后面怎么没有了?”

    三十一岁时,乌浒蛮反汉,有众数万人,黄忠随军作战,数有战功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“卧槽!这尼玛怎么回事?太史慈、黄忠、吕布?”

    二十二岁时,江夏有贼作乱,黄忠随军剿匪,立功提拔为军司马;

    跟刘辨想的一模一样:“那你更看好哪个?”

    刘辨惊诧之余,抬眸望向马场,试图寻找决赛人员:“文若,决赛将士在哪?”

    刘辨不由好奇,试探性问道:“你可是调查过此人了?”

    荀或点点头,赶忙返回座位,取过名册:“恩,已经出来了,陛下请过目。”

    三十四岁时,苍梧、桂阳贼造反,黄忠参战,提拔为校尉;

    点将台上,荀或赶忙迎上来: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

    约莫一刻钟。

    荀或叹口气:“三年前,黄忠的独子黄叙不幸去世,黄忠自此一蹶

    荀或轻声道:“数年前,黄忠的独子病重,他便留在南阳照顾孩子,自此没再参军,当年黄巾肆虐南阳时,黄忠亦有卓越表现,但却拒绝了出仕。”

    太史通亲自将皇帝送出问道馆,目送其离开。

    曹性!

    孙策!

    黄忠?

    刘辨摆手打断其行礼:“决赛名单出来了吗?”

    刘辨颔首点头:“确有可能!那他现在是怎么回事,孩子呢?”

    韩当!

    荀或捻须言道:“太史慈年轻,前途无量,但性子仍需磨练,可为大将,冲锋陷阵,但黄忠则不然。”

    太史通心底顿时涌出一股暖流,干劲儿十足:“正好!微臣适才在研究《万物道》时,有些内容没能理解,不知陛下可能解答否?”

    这一幕,别说是刘辨了,便是直播间网友,也跟着沸腾起来:

    怎么黄忠、太史慈也冒出来了?

    吕布!

    咦?

    荀或回答:“太史慈、黄忠!”

    “还是因为孩子?”

    刘辨倒抽一口凉气。

    太史慈!

    “这样如何?”

    “微臣恭送陛下。”

    果然!

    “哦?”

    “多谢陛下。”

    刘辨先是肯定地点点,旋即一句神转折道:“不过,要等到朕从马场回来,骑术大比武已经进入决赛,朕必须要参加。”

    “三员悍将大比武,这回有眼福了。”

    荀或抬手指向不远处:“陛下,他们正在那里做最终的准备,咱们这一次的确筛选出不少将才,尤其是这俩人,箭术更加精湛。”

    马场。

    怎么一下子钻出这么多牛人?

    “恩。”


【1】【2】【3】【4】【5】
如果您喜欢【我的书包】,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
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