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书包

第一百三十二章 (万字大更,感谢书友不ai吃dan的打赏)

+A -A

中见状,举起右手。

    “杀。”

    随着神策军指挥使送朝中的呼喊,神策军禁军无愧于汴京最能打的部队,一起喊着杀,从洞开的城门一鼓作气冲了进去,由于全旭的话,守门的大部分都是原来五城兵马司的人,自然不肯和神策军拼个你死我活,没抵抗多久,就纷纷扔下兵器,跪地求饶。

    也许是城门这块出人意料的快,殿前司的兵马又大多在宫墙之内防备,内城一点防备都没有,来不及关闭城门,就被一举拿下。

    也就是在皇城受到了些抵抗,但皇城内已经经过了一轮厮杀,兖王自以为自己做事缜密,没想着大动干戈,也有可能是他现在也调动不了多少军队,神策军两万多人,兖王的势力,加上御林军叛变的,哪里是神策军的对手,不到半个时辰,就已经掌握了大局。

    也就是在官家居住的福宁殿,守卫最多,抵抗也最厉害,都是兖王的铁杆心腹,拼死抵抗,盛长槐和顾廷烨,还有神策军的几个偏将一马当先,势不可挡,将为兵之胆,抵抗在激烈,寡不敌众,领头的又纷纷战死,没一会功夫,殿前的叛军就死伤殆尽。

    “我有天子在手,谁敢轻举妄动。”

    福宁殿内,一个身着蟒袍的中年人,手拉这身穿黄袍的老人,一看就是当今官家,正准备挟持天子,让众人投鼠忌器。

    顾廷烨见状,此人虽然手持长剑,还有天子作为人质,但一看就是没上过战场的,竟敢暴露在众人面前,他要躲在殿门旁还好,好死不死的竟然拉着天子跑到大开的中门之前,这不是找死是干什么,当即拉弓要射。

    可惜,顾廷烨反应快,有人比他反应更快,盛长槐早就预备着,就怕出现这种情况,等发现良机之后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一箭射中此人拿着长剑的右手,将天子救下来。

    不是说盛长槐箭术不精,实在是此人身份特殊,毕竟是个王爷,盛长槐还是有些犹豫,没有射中此人要害,生擒或许更好。

    但此人确实凶悍,难怪敢做出反叛之举,心智确实非同常人,吃痛之下,长剑掉落在地,甚至天子也趁机离开了他的把控,强忍着疼痛,一个驴打滚,又从怀里拿出一柄短刀,竟然又准备挟持趴在地上的皇后。

    盛长槐当然不能给他这个机会,又是一箭,洞穿此人手持短刀的另一只手,紧接着又是两箭,射在此人双腿,让他彻底丧失了行动力。

    顾廷烨已经把弓箭拿出,见盛长槐已经救下了官家和皇后,自然不甘示弱,他本就是胆大包天的,不像盛长槐有顾虑,在说了,剩下的都是小兵,不是什么身份贵重的,刷刷刷几箭就射死了殿内兖王的手下。

    让盛长槐敬佩的是,殿外厮杀不停,刚才被兖王抓为人质的官家,面不改色,坐在地上呵呵笑着看着盛长槐几人和叛军厮杀,一脸的赞叹。

    到底是官家,就这份涵养,就比之前的赵宗全不知道强了多少倍,看来,后世人口里的宋仁宗能坐稳皇位数十年,自有他独到之处,仁君归仁君,可并不代表就是个软弱无能之辈,盛长槐杀死殿前的叛军之后,向官家拱手质疑,也没进大殿,直接守卫在殿前,若有不长眼的再给冲击大殿,且看他手里的长枪答应不答应。

    几个神策军的将官连忙进去,将已经丧失行动力的兖王控制死来,护住了官家和皇后。这时候,大殿外的战斗已经接近尾声,神策军已经在开始打扫战场,一直被沈从兴和自家儿子保护着的赵宗全,见大势已定,这才走到大殿跟前,吩咐顾廷烨和他一起进殿。

    “臣救驾来迟,还请官家恕罪。”

    官家和皇后这时候已经进入后殿,安慰好了被惊吓的皇后,官家一脸唏嘘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这都是天意,兖王作茧自缚,蓄意谋反,杀死邕王一大家子,要不是那个孩子一出城就遇见你们,朕和皇后早死多时了。”

    赵宗全这时候倒是一副镇定自若的表情,低头给官家行礼。

    “这都是做臣下的本分。”

    仁宗皇帝对皇家宗室都是什么样的人心知肚明,大宋皇城司,从来没放弃对皇家宗室的监视吗,即便是赵宗全这样的偏远宗室,对于赵宗全,他有些瞧不上眼,眼角撇了一眼赵宗全的儿子,心中暗自点了点头,进来之后,进退有据,比一直在掩饰自己的赵宗全不知道强了多少倍。

    在一瞧站在赵宗全左侧的顾廷烨,想起刚才他看到的,顾廷烨一杆长枪,和盛长槐一样,就算是见过各种精兵悍将的,在他眼里也十分经验,这也是刚才他劫后余生,竟然还有心思笑的缘故。

    大宋将门青黄不接,能出两个青年俊杰,实在是大宋之福,作为大宋掌门人,没有比大宋后继有人更叫他开心了。

    “你,八岁那年进宫,在朕面前耍过一套枪,耍完之后,你跟朕要赏钱,呵呵,我还没见过哪个娃娃,有这么大的胆呢,一高兴,就把那杆抢赐给你了。”

    顾廷烨一脸敬佩,虽然对官家有所怨言,还是拱手拜服。

    “陛下过目不忘,实乃天人之才。”

    要是盛长槐在跟前,一


【1】【2】【3】【4】【5】【6】
如果您喜欢【我的书包】,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
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