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书包

第四十七章扶摇直上九万里(求订阅)

+A -A

离开,意犹未尽地返回驿馆,或者各回各家了。

    随着他们离开,明月客栈的几道美食,立刻传遍了整个扬州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一段时间,明月楼毫无意外地成为了整个扬州最火爆的客栈及酒楼,无数饕餮之徒纷至沓来。

    每个来到这里的食客,都会点名要吃医公子发明的那几道美食,准备好好享受一番。

    顺理成章,那几道菜肴很快就风靡扬州,成了扬州最着名的几样特色美食。

    当然,这些都是后话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翌日,临近辰时。

    这是位于扬州城中心的一座院落,占地颇广,且闹中取静,交通方便,地理位置绝佳。

    据说这座院落原本属于一位隋朝高官,前后传承了几代人,那家人也曾在扬州城内声名显赫。

    可惜的是,随着改朝换代,那家人迅速没落了下去,一代不如一代。

    由于经济上的窘迫,这座院落也变得年久失修,破败不堪。

    看到这种情况,那家仅剩的几个后人就将这座院落卖了。

    他们各自分了一部分钱,去过各家的小日子去了。

    而买下这座院落的,正是大唐公司扬州分部。

    大半年过去,这座院落已被修葺一新,重获新生。

    无论院子里的地面和房屋,还是院落大门,以及四周的围墙,都被彻底翻新了一遍,再无任何隐患。

    跟周围其它建筑不同的是,这座院落的围墙都用石灰刷成了白色,墙头上却盖着黑瓦,看着异常醒目,也颇具美感。

    今天,这座沉寂已久的院落,却成为了整片街区、乃至整个扬州城最受关注的一个地方。

    一大早,大批扬州百姓就如同潮水一般,从四面八方涌来,将这座院落围了个水泄不通。

    在这些扬州百姓中,不乏各路富商豪绅,文人士子,但更多是普普通通的扬州百姓。

    他们每个人都兴奋异常、也充满期待。

    人们之所以如此踊跃,原因无他。

    这里是扬州的第一所春苗学堂,将在今天举行揭牌仪式,并招收适龄的孩童入学。

    从这座学堂开始,接下来将会有很多春苗学堂陆续揭牌开学,教授普通人家的孩童识文断字,教他们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。

    对于春苗学堂,扬州百姓从听说的那一天就望眼欲穿,期待着它能出现在扬州。

    这一天终于到来了,人们自然非常激动。

    此时,聚集在学堂门口周围的人们,都紧盯着学堂紧闭的大门,每个人都双眼放光。

    挂在大门上方的牌匾、以及挂在大门门口两侧的那两块匾,照例被红绸覆盖着。

    但是,现场每一个人都知道那三块牌匾上写着什么东西。

    就连那些身穿新衣的孩童,也能熟练背诵那两句天下闻名的对联。

    随着时间临近辰时,聚集而来的百姓越来越多,现场也变得越来越热闹了。

    就在此时,通往主街那边的路口,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。

    紧接着,就听有人激动地高声喊道:

    “医公子来了”

    随着这声喊,所有人都转头向那边看去。

    下一刻,人们就看到医公子和扬州刺史等人正从街口那边走来。

    在医公子身边,还有一位五十岁左右、身穿官服的男子,以及一位年纪稍轻一点的官员。

    看到医公子的一刹那,现场立刻响起一片欢呼声。

    当医公子从身边走过时,所有人都纷纷躬身施礼,高声问候着。

    “见过公子”

    这种恭敬的问候声此起彼伏,不绝于耳。

    行进中的李医,则不停冲街道两边的百姓们扬手打着招呼,脸上始终洋溢着和煦的笑容,令人如沐春风。

    每当碰到一些年事已高的老人,他还会上前嘘寒问暖一番,跟那些百姓拉几句家常,关心一下大家的生活。

    等他离开,继续向前走去,那些扬州百姓全都感动的热泪盈眶,不停地拱手作揖。

    看到这一感人的画面,韦挺和崔仁师都感到无比震撼,甚至感到有些惊惧。

    原本他们认为,在陛下和太子都将离开长安的情况下,医公子也选择离开长安,外出游历四方,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选择。

    但现在看来,远不是那么回事。

    医公子做出的这个选择,显然无比英明。

    离开了长安的他,就像是脱离了樊笼的大鹏鸟,扶摇直上九万里!

    整个大唐的广阔天地,都变成了他肆意挥洒才华的宏大画卷,他正在这片土地上绘制着最雄浑、最壮美的画卷。

    “真是心比天大啊!”

    韦挺暗自感慨一句,却又不敢多想。

    正说话间,人群中突然有人抄着别扭的官话高声问道:

    “医公子,我们是进城来卖菜的,看到这里很热闹,就过来凑凑”

 


【1】【2】【3】【4】
如果您喜欢【我的书包】,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
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