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人居然越谈越是投机,颇有惺惺相惜之感。
终究,还是赵王先忍不住了,拼命给蔺相如打着眼色。
蔺相如心里叹息,知道自己终究还是输了。
不是输在口才,而是输在大势上。
赵国势弱,在这种谈判中,吃亏是必然。
自己唯一能做的,就是尽力让赵国减少损失。
“卫鞅大人,东帝陛下。”
蔺相如放下酒杯,郑重地行礼,严肃道:“如今长平之战历时两年,三方损兵折将,百姓流离失所,不堪战乱之苦。我王有仁慈之心,为百姓生计,愿向陛下请降,请陛下看在无数百姓的份上,退兵休战。”
一上来,便是给秦霄戴高帽子。
把议和之事和天下百姓的生死存亡扯到了一起。
言外之意,你若是不答应议和,那便是昏君,暴君。
没有人不在乎自己的名声。
哪怕是真正的昏君,暴君,也非常在意自己在史书里的形象。
更不要说,争霸天下,君主的形象,对于争取民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。
若是秦霄真的有心争霸天下,蔺相如送上来的这顶高帽,还真的必须得接下来。
可惜……
秦霄看了一眼蔺相如,笑道:“别和我说百姓,讲点实际的。若是继续打下去,赵国必灭,我再反手攻秦,天下唾手可得。赵王打算付出什么,来换取我退兵?”
不跟你谈什么悲天悯人的情怀。
只谈利益。
甚至直接摆出一副“我就是要利益不要脸面”的态度来。
这其实也是谈判策略的一种。
打压对方的筹码价值,从而逼迫对方拿出更多的筹码来完成“交易”。
当然,秦霄不在乎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名声这一点,倒也是真的。
反正这次议和完成之后,再过不久就要离开了,名声好坏,又有什么关系?
蔺相如猜到了这是秦霄的谈判策略,但他也能听出来,秦霄是真的不在乎名声。
这让蔺相如准备好的“话术”直接卡壳,说不出来了。
还有不在乎名声的人?
就算不在乎当世之名,总要为身后名考虑考虑吧?
就……一点都不在乎?
蔺相如有些傻眼,这世界上,怎么会有这样的人?!
不过他的反应还是很快的,只是楞了几秒钟,就回过神来,看了一眼赵王,沉声道:“我王,愿奉东帝陛下为天子,唯陛下之命是从!”
效仿周天子例?
秦霄明白了赵国的打算。
对自己称臣,纳贡,保留一定的自主权。
虽然代价很大,但总比灭国要强多了。
这个条件,确实非常的有诚意。
但可惜,秦霄又不能在这个副本一直停留下去,要赵国的臣服,也没用啊。
秦霄摇了摇头,说道:“我无意争霸天下,不需要赵国臣服。”
蔺相如下意识地抬头,想要开口反驳。
但话到嘴边,却不知该说些什么。
迟疑了几秒钟,蔺相如问道:“敢问东帝陛下,要何条件,方肯退兵?”
“赵国骑兵练兵法!”
秦霄毫不犹豫地说道。
对于赵国的胡服骑射,秦霄早就眼馋了。
虽然只是单一的轻骑兵兵种,但也能补充一下自己军队的战斗力。
蔺相如心里一沉。
这可是赵国的根基所在啊!
若是轻易让出去,赵国便失去了一张足以纵横天下的底牌。
然而,秦霄的话还没说完。
他略微停顿了几秒钟,目光在蔺相如和廉颇身上扫过,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。
“另外,赵国的一些人才,我很看重,还请赵王割爱。”
秦霄这话一出,蔺相如顿时就有了不好的预感,猛地抬起头。
果然,秦霄缓缓开口,说道:“蔺相如,廉颇,还有一荀氏子弟,名况,此时应当也在赵国之内。此三人改换门庭,效忠于我,我便愿意与赵国议和。”
蔺相如、廉颇,还有赵王都瞪大了眼睛,不敢相信地看着秦霄。
要练兵法,可以理解。
要赵国割地献城池,索要钱财宝物等等,都可以理解。
要人?
这算怎么回事?
早听说东帝秦霄喜欢“收集人才”,从秦国索取了白起,又将燕将乐毅,齐将田单收归麾下。
将目光放到赵国,这是意料之中的事。
但,为了几个赵国的人才,就愿意退兵、议和?
这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。
哪怕是蔺相如心志坚定,此时都忍不住生出一股感动的情绪。
原来,我竟如此受重视吗?!
廉颇更是一脸懵逼,瞪大了眼睛,仿佛想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