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书包

第13章 五国伐齐,七雄变五雄

+A -A

里却已经转变了策略,改为“合纵伐齐”。

    

    苏秦的“人设”几乎骗过了整个天下,就连堪称雄才大略的秦昭襄王,都一直将苏秦当成一个大敌来对待。

    但只有极少数人知道,至少在伐齐这件事上,苏秦和秦国,是不折不扣的盟友关系。

    这一次五国伐齐,苏秦就在背地里使了不少的力气。

    尤其是燕国那边,要不是苏秦说服了燕昭王,秦霄想要促成五国伐齐,不说一定不能成功,但肯定要多费不少周折。

    苏秦很清楚,田单是齐国唯一一个有可能挽回败局的将军。

    但他更清楚的是,以齐湣王的性子,只要设法给田单造势,营造出田单深得人心的形象来,齐湣王就必然不会用他。

    原因很简单。

    同为宗室,田单是有可能威胁到齐湣王的王位的。

    在田甲劫王事件之后,齐湣王连最忠诚的孟尝君田文都不信任了,何况一个田单?

    在苏秦的谋划下,齐湣王果然疏远田单,将其发配到边疆的莒城去,派出一名没什么名气的将军,集结齐国剩余的力量,抵抗敌人的侵略。

    然而,失去了济水天险,将领的水平又不高。

    齐国大军被乐毅打得节节败退,不断收缩防线。

    很快,赵国的廉颇也带兵赶到,加入战场。

    紧接着是秦霄麾下的四十万大军,最后秦国十五万大军姗姗来迟,借道韩、魏而入齐。

    到了这一步,苏秦自知大势已定,便不再为齐湣王献策,开始暗中为脱身离去做准备。

    苏秦是否继续在齐国朝堂上扯后腿,已经不再重要了。

    正面战场上,齐国大军以达子为首,在北方抵御燕国军队。

    但西面战场上,赵、秦、韩、魏四国的联军,长驱直入,短短两个多月,就连下数十座城池,颇有一路打到临淄的势头。

    齐湣王恐惧之下,直接放弃抵抗,逃出齐国。

    马超尝试性地派骑兵拦截,但却没有找到齐湣王出逃的踪迹,只能放弃寻找,将注意力转向齐国的城池和大军。

    在秦霄的命令下,白起、马超、张郃、吕蒙等人,不以攻城略地为目的,而是尽可能地击杀齐国大军,并抢夺齐国的财富。

    土地、人口这些带不走的东西,对秦霄没有太大的用处。

    只有军功和财富,才算得上真正的“战利品”。

    马超麾下的骑兵,在这个时候便发挥了巨大的优势。

    齐国地形平坦,没有太多的险地,骑兵一路畅行无阻。

    在野外战斗,骑兵可以说是步兵的天敌。

    往往几万骑兵,就能追着十几万甚至更多的步兵跑。

    就像猫戏老鼠一样,等到猎物的体力耗尽了,没有反抗之力的时候,再扑上去咬断它的喉咙。

    至于攻城……

    只要有重兵把守的重要城池,一律不管,留给秦、赵、燕国去啃硬骨头。

    若是没什么兵力防守的小城,则迅速洗劫一番就离开。

    白起更是直接脱离了大部队,直奔临淄,赶在其余“盟友”抵达之前,就攻破临淄重城,将齐湣王没来得及带走的大量财富洗劫一空。

    可惜的是,齐国的积累虽然丰厚,但和周王室宝藏比起来,那就差太远了。

    后者毕竟是周天子一脉八百年的积累。

    不过,齐国这些年南征北战,掠夺了大量的财富,这笔收益仍在数亿两银子以上。

    当然,这里指的是折算的总价值,而不是现银的数目。

    但不论是否用得上,带回主世界,至少变现的难度不会太大。

    大军攻破临淄,意味着五国伐齐已经取得了相当重要的“阶段性成果”。

    虽然没有灭掉齐国,但也算完成了大半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临淄。

    苏秦一直密谋策划着脱身,但并未离开临淄,而是改头换面,潜伏了起来。

    他还是很聪明的。

    外面兵荒马乱,谁知道路上会不会出什么意外。

    反而,换一个不起眼的身份,以“国人”的身份留在临淄,基本上不会出什么大问题。

    即便敌人打来,也是为了攻占城池,而不是单纯的破坏,不可能对这些普通百姓动手。

    事实上,苏秦的想法并没有什么大问题。

    如果没有人知道他是燕国间谍的话。

    但……

    在白起打下临淄之后,过了十几天。

    这天下午,某座不起眼的民宅,被数十名士兵团团包围起来。

    装扮成一名医生的苏秦推开门,看到院外的一群士兵,瞳孔猛地收缩。

    下一秒,苏秦装出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,跌跌撞撞跑出来,惊声叫道:“发生什么事了?你们要做什么?!”

    “苏秦?”

    一名年轻人在士兵的护卫下走上前,手持羽扇,


【1】【2】【3】【4】【5】【6】【7】
如果您喜欢【我的书包】,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
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