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书包

第30章 称帝!副本结算!

+A -A

    大到国号、年号,小到“龙袍”上的一道花纹该用哪一种礼仪的定制。

    其中,秦霄最重视的是张郃、徐晃、吕蒙三人。

    古人对“全尸”的执著非常之深,认为人死后若是不能完整地下葬,灵魂便得不到解脱。

    单纯只是立场敌对而已。

    随着北方大体平定下来,称帝的事也要提上日程了。

    虽然秦霄不嗜杀,但经历了这么多次战争,秦霄早已学会将人命当成一个数字。

    沉默了半晌,他开口道:“不知秦侯打算何时处死老夫?看着老夫为秦侯谋划一番的份上,可否给老夫留个体面?”

    对曹操,秦霄没有什么恶感。

    夏侯氏要少一些,只有夏侯渊、夏侯尚两人。

    但终究,秦霄还是硬起心肠,沉声道:“最后三日时间,你若有什么需要,可与此地看守提出。三日之后,毒酒白绫,你可自选其一。事后,我会将阁下遗体送回谯县安葬。”

    哪些人绝对不可用,哪些人有分化拉拢的可能,哪些人会第一时间倒戈站到秦霄这边等等。

    称帝是一件大事,自然是需要安排妥当。

    ——要不是曹操如此配合,甚至主动写信劝降,这几个人当中,起码会有一两个不肯效忠秦霄,死活要给曹操陪葬的。

    只等着公孙度等最后几个诸侯被大军推平,彻底统一了东汉十三州之后,就会将汉献帝这个工具人一脚踢开,随便封个“安乐公”或者其它的什么虚衔爵位,自己坐上皇位。

    从曹操处离开,秦霄将一条条命令传了下去。

    比如凉州军当中,就有马超、庞德两个SS级统帅,再加上华雄这个S级统帅。

    三人都是SS级统帅,具备独当一面的领军能力。

    曹操毕竟对自己的亲族十分了解。

    站在敌人的立场上,能给敌人留一具全尸,并送回故乡厚葬,这甚至算得上“恩情”。

    秦霄沉默下来。

    单单事先的准备工作,就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。

    曹操的几个儿子,还有死忠于曹操的一批铁杆嫡系,都连同其家眷一起被处死。

    当然,由于刚刚归降,忠诚度还不高的缘故,秦霄并没有让他们立刻就独领一军,而是打散编入已有的四支军团当中。

    一支军团,有两个甚至三个高级统帅,都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
    大部分的武将不在乎一些乱七八糟的细节,但一众文臣却为此争吵不休。

    为了不留后患,秦霄决定还是不能留曹操一条生路。

    除了肃清曹操的“后事”之外,秦霄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内部。

    突然之间,秦霄竟然生出一种不如就这么放曹操一马的念头来。

    武将倒是接收的比较多。

    这也狠狠地震慑了一批认为秦霄“心慈手软”的人。

    许多人吵得恨不得当场打起来。

    “三日吗?老夫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但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轰鸣。

    哪些人会一根筋的记仇,哪些人比较识时务,三言两语就说得清清楚楚。

    随着手下的将领越来越多,秦霄已经不会将每一个SS级统帅都外放出去独当一面了。

    战事基本上已经结束了。

    其余诸如郭图、许攸,在秦霄表达了不会重用他们的态度之后,他们都“很有骨气”地选择辞官回乡,不肯接受一个较低的官职。

    甚至对他的手下,也分析了一番。

    分析了一通之后,曹操看向秦霄。

    顿了顿,曹操继续道:“至于夏侯氏……除了夏侯惇脑子不太好使之外,其余之人都是会识时务的。老夫修书一封,若是老夫的话还有些作用,曹氏、夏侯氏当不敢与秦侯为敌。至于其它恩威并施的驭下之术,想必秦侯自有主张,老夫就不班门弄斧了。”

    在需要杀人的时候,秦霄绝对不会有半点犹豫。

    曹氏年轻一辈还没成长起来,但几个比较出色的,例如曹真、曹洪等人,都已经记在了秦霄的培养名单上。

    曹操抬起手,对秦霄抱拳道:“多谢秦侯留老夫全尸。”

    愿意归降的人也不少。

    一番充满血腥的清洗。

    足足数千颗人头落地。

    但曹操麾下的一些大将,张郃、乐进、徐晃、吕蒙、麹义、太史慈等人,都在曹操的配合之下,转投秦霄麾下。

    文臣之中,仅仅只接受了程昱、陈群、沮授三人的投诚。

    再加上最早归降的颜良、文丑,可以说,曹操麾下能打仗的猛人,除了被杀的少数几个之外,全都归于了秦霄麾下。

不错,稍作磨砺,可为将才。”

    这句道谢是真心实意的。

    最终,还是由秦霄拍板

    但是,杀了也就罢了,没必要在曹操死后,还拿他的后事来“立威”。

    但秦霄接受的人并不多。


【1】【2】【3】【4】【5】【6】【7】
如果您喜欢【我的书包】,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
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