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书包

第五百二十章 飞扬跋扈

+A -A

,大横排齐动,竟然依然能齐,虽慢不乱。

    于队列动作中,新兵数万皆已完成齐步走的队列训练,彼时夜里时练兵场地又小光又暗,彼时就能走齐,现下实战,场地开阔,焉能不齐。

    一队三十人,走时,三十人左右脚同步,说抬哪个脚都抬哪个脚,走的时候,肩膀跟着起伏的节奏都是一样,焉能不齐。

    同队三十人,走着,前后刻意对齐,左右刻意对齐,焉能不齐。

    皇甫嵩见涿州军如山压来,神情严肃,也传令官军各部,一齐前压。

    官军一动,有心观察的官军将领就发现差别了,因官军各部,有朝廷兵马,有各路义军,虽全属皇甫嵩麾下,但各部不相统属,因而各部前压之时,有快有慢,至于齐整,有齐有不齐,统体比起来,竟不如涿州军多矣。

    曹操领麾下两千多乡勇,跟在皇甫嵩左右,曹操在马背上,跟马背上有刺一样,他不住回头看官军阵势,又不住回身去看涿州军阵势。

    走出不远,曹操便见到,涿州军刻意压着慢走,阵势依然齐整,官军这边,有的地方乡勇队伍,不管其他各部,撒腿快走,一下就突出一截。

    曹操正欲向皇甫嵩建议节制则个,皇甫嵩也发现了各部统力不齐之疏,皇甫嵩立令麾下传令兵,令其至各部引领各队,使各部快者不能快,慢者不能慢,齐头并进。

    双方大军,都过万之数,过阵之处,脚踩脚踢,烟尘滚滚。

    义军观官军阵势,黑压压人影,官军观义军,黑压压一块块人影。

    双方前排能见敌之士卒,皆肃然。

    李孟羲端坐马背之上,身后能听出踏,踏,踏,节奏的踩步之声,朝官军阵势直去,他面色平静如常。

    替李孟羲牵马的那个黄巾勐士,边牵马,边时不时回头朝李孟羲看,黄巾众人,除张角和李孟羲接触多,其他人,不识李孟羲。

    铁塔般健壮的黄巾勐士不能知晓,他不知为何马上这个小娃娃,任的胆大,眼看临阵厮杀,一点不见害怕。

    若从天空来看,大平原之上,官军与涿州军两方,如若在大地上铺开的两张巨大的黑色毯子,在逐渐接近。

    不过两百步远,两下对着走,官军走的稍快,义军刻意压着步子,走的稍慢,两百步对着走,距离等同一百步而已。

    以肉眼可见的,越发靠近,李孟羲就越能看到对面官军人马。

    终至大约七十步,李孟羲下令挥旗止进。

    旗手立刻挥动大旗令止。

    正缓缓压前的义军士卒立刻止住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见涿州军立止,皇甫嵩也下令停止再进,原地整阵。

    此时,涿州军因为本来就压着步子走,走的稍慢,又时时有对齐,止住比较容易。

    对面官军,下令止住后,除皇甫嵩本部能较为整齐的立住,其他各部有人接令不及,又走了一截才停下,稍有混乱。

    涿州义军这边,平日新兵们训练成自然,停住后,不用新兵教官们再训斥,自动就对齐对正。

    少许没眼色的,在各自教官训斥之后,也开始对齐对正。

    这过程中,李孟羲没有下达任何命令,新兵队的反应全都是平日基本训练的内容而已。

    新兵队中手持竹木枪的新兵一个个左右前后对正,各新兵队之间,新兵教官们,也自发的,有意识的,把队与队之前,排头对齐。

    如此,义军这边刚停止前进,义军阵势从前到后,一千六百队,三万多人,每队都在各自调整与对齐,如同是一个沙滩,沙滩上的每一颗沙子都在动着。

    只须臾,义军队列从行进时的稍稍有乱,勐地,眨眼间,“毛毛刺刺”一下就不见了,又恢复了行进之前的整齐与肃然。

    义军阵势的细微变化,落入官军主帅皇甫嵩眼中,见涿州军数万之众,活如一人,皇甫嵩脸色不由微变。

    李孟羲见官军也停阵不前,回头看向诸将,“诸位将军,随某前去。”

    从张角那里借来的黄巾诸将,抱拳至礼。

    “走!”李孟羲沉声令下,孤身一人,在数名黄巾战将带领之下,朝官军而去。

    至二十步处,李孟羲停下,与皇甫嵩已相视而望。

    “皇甫将军何在?出来一谈!”李孟羲朝官军诸将在处声喊。

    人一娃娃前来叫阵,避之不见,岂非以大欺小。皇甫嵩目视左右,谓诸将到,“走!前去会会他黄口小儿!”

    众将听令,紧随皇甫嵩一同前去。

    官军这边,一出来,就是二十多骑。

    从侧面则能反应出,皇甫嵩部少说得有大小十几个各方势力。

    两下碰头。

    相距五步。

    这是李孟羲与皇甫嵩第二次相见。

    初见只在半个时辰以前,再见,皇甫嵩见到,涿州军这个年幼小军师,已不复麻衣覆身,身上穿着一身厚重无比的铁甲,神情也比当时帐中多了三分倨傲。

    马上少年拱手,


【1】【2】【3】【4】【5】
如果您喜欢【我的书包】,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
">